行政訴訟可以異地起訴嗎(異地起訴怎么提出管轄權)
案件可以申請異地審理嗎
法律主觀:
提起行政訴訟案件異地審理的,需要存在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事由。此類情況下可以申請上級法院指定異地法院審理。異地審理很大程度防止了地方權力妨礙審判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是應對官員腐敗很有效的司法模式。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審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jù)的國務院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并請求對該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前款規(guī)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不含規(guī)章。
可以跨地區(qū)起訴嗎
法律主觀:
能跨地區(qū)起訴,但是跨地區(qū)的法院必須具有對案件的管轄權。各種案件管轄的法院如下: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案件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jīng)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不動產(chǎn)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chǎn)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qū)的,各該人民法院都可以管轄。
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五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六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七條
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專門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轄另行規(guī)定。
法院起訴可以異地起訴嗎
法律主觀:
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符合法律規(guī)定條件的案件,及實行集中管轄和交叉管轄的地方,可以異地起訴。
符合法律規(guī)定條件的案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19條規(guī)定,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所在地包括:戶籍所在地、經(jīng)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
實行集中管轄制度的省份,行政案件可以跨行政區(qū)域確定某一法院作為集中管轄,比如北京、上海、河南等地。
實行交叉管轄制度的省份,行政案件可以在原告所在行政區(qū)域以外的行政區(qū)域法院起訴,目前,國內(nèi)交叉管轄做得最為徹底的是福建與河南。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二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被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qū)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原告住所地與經(jīng)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jiān)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條
追索贍養(yǎng)費、扶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qū)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十二條
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jīng)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沒有經(jīng)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異地起訴
法律分析:可以,行政案件異地管轄,是指案件由被告所在地之外的法院管轄,以及上級法院通過指定方式將行政案件交由被告所在地之外的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 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 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行政訴訟在哪里起訴
法律主觀:
行政訴訟應當去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若是經(jīng)復議的案件,也可以向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應當向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客觀:
《行政訴訟法》
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jīng)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十九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條
因不動產(chǎn)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chǎn)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可以跨區(qū)訴訟嗎
法律主觀:
行政訴訟可以異地起訴。法律規(guī)定,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當事人既可以在被告所在地提起行政訴訟,法律也允許當事人在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并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guī)定的除外?!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六條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nèi)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起訴當?shù)厝嗣裾梢援惖仄鹪V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起訴當?shù)厝嗣裾强梢援惖仄鹪V的。
法律分析
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行政案件可以異地管轄,所以公民可以進行異地起訴。法院起訴流程是:1、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交相應份數(shù)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2、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相應的材料;3、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xù)和交齊有關證據(jù)材料之后,在七天內(nèi),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xù);4、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nèi)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5、立案手續(xù)后,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進行開庭審理。訴訟費用怎么承擔:受理費由原告預交。被告提出反訴的,根據(jù)反訴金額或者價額計算案件受理費,由被告預交。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是否緩、減、免,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案件審結時,人民法院應將訴訟費用的詳細清單和當事人應負擔的數(shù)額,用書面通知本人。同時,在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diào)解書中寫明當事人各方應負擔的訴訟費用。當事人憑交款收據(jù)和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diào)解書,向人民法院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可以異地起訴嗎
視情況而定。行政訴訟的管轄:一般是由最開始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的法院管轄,經(jīng)過復議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不服的案件,可以由被告或者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進行管轄;對涉及不動產(chǎn)提起的訴訟,案件由不動產(chǎn)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進行管轄。因此行政訴訟是否可以異地起訴,是要具體的案件情況的。
一、行政訴訟特征
(1)行政訴訟所要審理的是行政案件。
這是行政訴訟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與其他訴訟的區(qū)別。刑事訴訟解決的是被追訴者刑事責任的問題;民事訴訟解決的是民商事權益糾紛的問題,而行政訴訟解決是行政爭議,即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發(fā)生的爭議。
(2)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方式進行的一種司法活動。
這是行政訴訟與其他解決行政爭議的方式和途徑的區(qū)別。在中國,行政爭議的解決途徑不止行政訴訟一種,還有行政復議機關的行政復議等等。而行政訴訟是由人民法院運用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3)行政訴訟是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以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其中進行審查的行政行為為具體行政行為,審查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違法行政行為的侵害。這就決定了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在審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上有所不同。如行政訴訟案件不得以調(diào)解方式結案;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由被告承擔;行政訴訟的裁判以撤銷、維持判決為主要形式等。
(4)行政訴訟是解決特定范圍內(nèi)行政爭議的活動。
行政訴訟并不解決所有類型的行政爭議,有的行政爭議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而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均無類似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的限制。至于,不屬于行政訴訟解決的行政爭議只能通過其他的救濟途徑解決。
(5)行政訴訟中的當事人具有恒定性。
行政訴訟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相對方,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訴訟的被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管理方,即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行政訴訟的當事人雙方的訴訟地位是恒定的,不允許行政主體作為原告起訴行政管理相對方。這個特點與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不同。民事訴訟中訴訟雙方當事人均為平等的民事主體,原被告不具有恒定性,允許被告反訴;而刑事訴訟,也存在著自訴案件中允許被告人作為被害人反訴自訴人。
二、行政訴訟效力范圍
行政訴訟法的效力范圍,是指行政訴訟法在怎樣的空間范圍和時間范圍內(nèi),對哪些人和事具有適用的效力,具體包括行政訴訟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對人的效力和對事的效力。
(1)空間效力
空間效力又稱地域效力,行政訴訟法的空間效力是指行政訴訟法適用的地域范圍。中國行政訴訟法適用中國國家主權所及的一切空間領域,包括中國的領土、領空、領海以及領土延伸的所有空間,此外在公海中的中國籍船只以及飛行器一般也認為是中國領域。凡是在中國領域內(nèi)發(fā)生的行政案件以及在中國領域內(nèi)進行的行政訴訟活動,均應適用中國行政訴訟法。但也有例外:一是中國兩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不適用中國(內(nèi)地)行政訴訟法;二是有關行政訴訟的地方性法規(guī)和自治條例與單行條例只能在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適用。
(2)時間效力
行政訴訟法時間效力是指行政訴訟法的生效、失效的起止時間以及對該法生效前發(fā)生的行政案件是否具有溯及力,即溯及既往的效力。如中國《行政訴訟法》第75條明確規(guī)定:“本法從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這里的施行日期即為該法生效日期。同時,中國行政訴訟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3)對人的效力
行政訴訟法對人的效力是指行政訴訟法適用于哪些人,對哪些人有拘束力,對哪些人沒有拘束力。中國行政訴訟法原則上采用屬地原則確定對人的效力,凡是在中國領域內(nèi)進行行政訴訟的當事人均適用中國行政訴訟法。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2條和第70條規(guī)定,這些當事人包括:中國各級各類行政機關;中國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中國進行行政訴訟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但對外國人、無國籍人和外國組織,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4)對事的效力
行政訴訟法對事的效力是指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凡是依照《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guī)定在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內(nèi)提起行政訴訟的案件,都適用行政訴訟法來審理解決。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
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 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 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